摘要 : 引進內援外援的水平,魯能不輸恒大,硬件條件,魯能不輸恒大,走上賽場,魯能處處都輸恒大,像戴琳等球員給俱樂部公眾形象的損耗,應該也不是“百年俱樂部”所能設計的。國企俱樂部和民企俱樂部,在中超及亞冠賽場上的競爭,隱隱暗合著“球場小社會、社會大球場”的道理。
一年多前,魯能體育俱樂部專門和羅蘭貝格合作,制訂魯能“百年俱樂部”的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,規(guī)劃內容包括“核心競爭力研究、發(fā)展戰(zhàn)略路徑圖”等等,而且逐漸進入了推進落地的階段。在2013中超賽季結束時,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成績振作,以聯賽第二的排位重獲亞冠賽事資格,在新華社報道中回顧魯能反彈的賽季,有這樣的記述: “……徒有完美戰(zhàn)略并不足以提升俱樂部競爭力,嚴格管理與踏實執(zhí)行也是關鍵要素。上賽季結束后,魯能俱樂部進行了自上而下的‘大變革’。本賽季,魯能俱樂部堅持‘從嚴治軍、科學管理’,從隊伍組建、賽前集訓、球員管理等多方面提升管理效能……俱樂部制定了科學的外援選擇機制,根據文化、經歷、技戰(zhàn)術風格、人格魅力和各類權重、定性定量指標等確定評價標準,并嚴格按流程運作,……” 從各方面看,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,都是一個“現代化職業(yè)體育俱樂部”。不光有著重金投入打造的一隊,山東魯能的足校,廣被認為硬件基礎世界一流。俱樂部在球隊日常管理、主場氛圍營造、后勤保障、新聞和公共關系傳播等方面,都架構井然。俱樂部官網甚至包括中文、英文和西班牙文的多語種版本。 有完美戰(zhàn)略、有詳細到位的執(zhí)行、有投入巨大的國有資本背景、有引援高薪聘請南美解放者杯冠軍隊主教練、前巴西國腳洛維、有足球氛圍濃烈的本土文化支撐……這一切都確實契合“百年俱樂部”的宏遠目標,可是中超新賽季開始不久,在亞冠賽場上再度鎩羽而歸的魯能,成為了不少球迷乃至媒體攻擊的對象。 亞洲職業(yè)足球的賽場上,魯能長久低能,曾經有過小組賽四連勝最終仍然無法出現的紀錄。本賽季亞冠小組賽四支中超球隊參加,最終只有廣州恒大進入淘汰賽階段比賽,魯能面對韓日球隊,在關鍵時刻頂不住壓力,出現的崩盤景象,讓球迷很容易和魯能以往在亞洲賽場的各種潰敗“慘案”關聯起來。這一切和賽季前最高額度的大筆投入、雄心勃勃的主觀期望,以及和羅蘭貝格的“百年俱樂部”設計,更變成了空中樓閣般的怪現象。 從設計“百年俱樂部”看,這是一種看似非,F代企業(yè)化的做法,只是世界上能夠存在并且繁榮的“百年俱樂部”,沒有一家是通過現代咨詢管理公司的商業(yè)邏輯設計出來的——百年前的曼聯,還屬于鐵路工程師和工人的周末俱樂部。雖然百年前后,時代變遷,不可同日而語,但一個“百年俱樂部”的建成,最重要的是和當地文化的深入結合,能代表俱樂部所在地域的文化情結和人群心性,這樣的長成經歷,只有通過時間打磨、通過細致入微的落地融合完成。 請羅蘭貝格這樣的機構設計一個方案,成本之高,可以想像。有業(yè)內人士開玩笑說,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一個賽季下來,沒見過用幾十萬美金來培育球迷團體、反饋支持社團,“這樣的方案,其實就是交給上級領導看的! “上級領導”,當然指的是魯能俱樂部所歸屬的國家電網系統(tǒng)。國家電網對山東魯能體育俱樂部的關注和投入,時間長力度大,期待值自然也不低。有羅蘭貝格的方案,作為遠景描繪之背書,交差當然也能交得更漂亮一點,只是在新賽季的實際運作上,山東魯能沒有多少新氣象。 聯賽成績不差,亞冠表現大大失分,主教練庫卡甚至被一些球迷指斥為“水貨”,下課之聲沒有斷絕。亞冠被淘汰后,球迷“恥辱”和“道歉”的呼聲此起彼伏,現代化架構的俱樂部在公共關系和形象處理上,毫無動作,更讓球迷沮喪。有心趕超恒大,傳聞中庫卡合同里還有“世俱杯奪冠”等刺激性內容,在壓力環(huán)境下,魯能的表現,堆砌的笑話越來越多。 究其根本,山東魯能和北京國安類似,與廣州恒大、廣州富力這種民企為背景的職業(yè)體育俱樂部,在管理和運營體系上大相徑庭。民企圖實利,手段或許會功利,但目的性和效率明確。國企背景的俱樂部,操作規(guī)范和流程,必須維持國企運營模式,不請示不匯報,那是管理者自尋死路。領導發(fā)話示意,也各有各的時政敏感性,和“百年俱樂部”的設計,沒什么關聯。 引進內援外援的水平,魯能不輸恒大,硬件條件,魯能不輸恒大,走上賽場,魯能處處都輸恒大,像戴琳等球員給俱樂部公眾形象的損耗,應該也不是“百年俱樂部”所能設計的。國企俱樂部和民企俱樂部,在中超及亞冠賽場上的競爭,隱隱暗合著“球場小社會、社會大球場”的道理。
|